中國10月CPI同比「由負轉正」 專家:擴內需政策發力增消費活力
(香港文匯網記者 倪巍晨)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,10月中國CPI(居民消費價格)同比上漲0.2%,較前值回升0.5個百分點,CPI環比漲幅較前值擴大0.1個百分點至0.2%。當月,PPI(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)同比下降2.1%,降幅收窄0.2個百分點;PPI環比由9月持平轉為上漲0.1%,為年內首次上漲。國家統計局城市司首席統計師董莉娟介紹,剔除食品與能源價格後,上月核心CPI同比上漲1.2%,漲幅連續6個月擴大,創去年3月以來新高,「擴內需政策持續顯效,疊加國慶和中秋長假,是CPI改善的主因」。分析稱,在政策加碼、「反內捲」持續推進,及消費市場活力不斷增強環境中,CPI同比有望延續溫和回升勢頭,PPI同比降幅亦將繼續收窄。
廣開首席產業研究院首席金融研究員王運金表示,上月CPI同比「由負轉正」,既有長假季節性因素,也得到了需求回升的推動。具體看,豬肉、蛋類、鮮菜等價格同比降幅小幅收窄,牛羊肉和水產品價格同比漲幅均有擴大;此外,家電、文娛耐用品、日用雜品等價格同比漲幅均高於2.4%,服務價格同比漲幅小幅攀升。
「上月食品和服務業價格表現優於季節性,能源價格呈現下行,工業消費品價格『穩中有升』。」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分析,各項宏觀政策效果持續顯現,及內地市場競爭持續不斷優化帶來的部分行業供需關係改善,是物價總體水平企穩回升的主因。
核心CPI「穩勢」確立
工業領域價格方面,溫彬觀察到,上月生產資料價格延續修復,生活資料價格開始止跌,PPI同比、環比的改善,與部分工業品需求修復,及國際有色金融價格上漲等有關。王運金補充說,中國現代化產業體系的加快構建,長遠看將推動電子專用材料製造、微波通信設備、飛機製造、船舶及相關裝置製造等價格同比持續上漲。
展望未來,溫彬相信,在食品價格季節性上揚、能源價格承壓,以及核心通脹持續回暖背景下,未來CPI有望呈現「低位溫和回升」勢頭。得益於系列「擴內需、促消費」政策的發力顯效,消費市場活力料漸增強,服務消費將續較快增勢,「核心CPI『穩』的態勢逐漸確立」。他又指,中國正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,市場需求的穩步擴大,將帶動相關行業價格上漲,綜合存量與增量政策接續發力,以及「反內卷」帶來的部分行業供需結構改善,PPI同比降幅料續收窄收窄。
王運金坦言,隨着中美貿易關係的紓緩,外需增長預期開始升溫,加之內地宏觀政策持續加大逆周期調控力度,需求端正加速修復。他判斷,年末中國核心CPI同比漲幅或升至1.5%以上,CPI同比有望升見0.5%以上水平;年內PPI同比雖不會實現「由負轉正」,但進一步向上改善勢頭不會改變,明年PPI同比有望轉正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