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國證監會主席吳清(記者李暢攝)

(香港文匯網記者 李暢 北京報道)中國證監會主席吳清22日在國新辦發布會上表示,「十四五」期間,A股市場韌性和抗風險能力明顯增強,上證綜指年化波動率15.9%,較「十三五」下降2.8個百分點。與此同時,資本市場服務科技創新跑出「加速度」,資本市場含「科」量進一步提升。他介紹說,近年來,新上市企業中九成以上都是科技企業或者科技含量比較高的企業。目前A股科技板塊市值佔比超過1/4,已明顯高於銀行、非銀金融、房地產行業市值合計佔比。市值前50名公司中科技企業從「十三五」末的18家提升至當前的24家。

股東分紅方面,吳清介紹,上市公司主動回報投資者的意識明顯增強,這5年上市公司通過分紅、回購派發「紅包」合計達到10.6萬億元(人民幣,下同),比「十三五」增長超過8成,相當於同期股票IPO和再融資金額的2.07倍。「與此同時,我們也在積極推進完善資本形成機制和中長期資金入市機制。」他稱。

中長期資金持有A股流通市值較「十三五」末增長32%

吳清進一步指出,「引長錢、促長投」的改革效果加快顯現。截至今年8月底,各類中長期資金合計持有A股流通市值約21.4萬億元,較「十三五」末增長32%。「十四五」期間,新增核准13家外資控股證券基金期貨機構來華展業興業,外資持有A股市值3.4萬億元,269家企業境外上市,中國資本市場的「朋友圈」越來越大。

相關閱讀:

李雲澤:銀行業保險業總資產超過500萬億元

潘功勝:今日發布會主要介紹「十四五」時期金融業發展情況 不涉及短期政策調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