估值已經偏高 專家建議聚焦AI算力股

美聯儲降息進程重啟,為美股再添上行動力。截至周五收盤,標指、納指、道指分別收漲0.49%、0.72%和0.37%,其單周升幅分別錄1.22%、2.21%和1.05%,三大指數皆迭創歷史新高。華爾街交易員警告,美股在升至創紀錄的水平後或變得更動盪。分析稱,從歷史經驗看,降息利於市場流動性增多,可推動企業盈利上修。隨着AI(人工智能)領域的資本開支大幅增加,降息也會提振科技股投資情緒。不過,現時美股實際估值已經偏高,在美國貨幣政策溫和寬鬆環境中,美股整體估值恐難繼續升至更高水平,策略上建議標配美股,關注AI算力、算法等行業表現。

●香港文匯報記者 倪巍晨 上海報道

美聯儲北京時間18日凌晨宣布降息25基點,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隨之降到「4%至4.25%」。消息公布當日,美股出現震盪,但隨後兩個交易日,三大指數均穩步上行,且盤中連續刷新歷史高點。盤面上,美股科技七巨頭(Magnificent 7)指數周漲2.72%,其中,特斯拉以7.61%的漲幅領跑科技股,谷歌、蘋果、Meta、微軟、亞馬遜等單周分別累升5.78%、4.88%、3.02%、1.57%和1.46%,惟英偉達周跌0.69%。

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認為,美聯儲降息進程重啟,對包括美股在內的全球資產將產生一定影響。9月降息決定發布當天,美股三大股指一度衝高,但隨後快速回落並呈現震盪市,在美中概股則普遍大漲,標桿中概股漲幅尤為搶眼。他提醒,目前美股估值整體處於歷史高位水平,後續面臨的「見頂回落」風險不容小覷。

預防式降息利周期股

申萬宏源證券宏觀團隊也向香港文匯報表示,後續失業率數據,將決定聯儲局年內剩餘兩次議息會議的決策,若失業率升至4.5%,或是今年合計降息3次的充分條件,「美聯儲降息『預期差』有望落在明年,要留意『降息交易』的反轉。」申萬宏源證券資產配置策略首席分析師金倩婧指出,降息前一個月,市場資金開始流入美股的金融、原材料、必需消費等板塊。標指本月中隱含的波動率呈現震盪之勢,市場對沖需求也邊際抬升。她並指,從二季度美股可選消費和必選消費公司毛利率看,美國消費數據整體進一步放緩。

值得一提的是,上世紀七十年代以來,美聯儲暫停加息半年或更長時間後重啟降息,標指在此後一年內平均升幅達15%,優於普通降息周期首降後12%的同期平均漲幅。

降息對美股的影響方面,Ned Davis Research策略師Rob Anderson觀察到,在聯儲局開展1至2次「預防式降息」周期中,美股中的金融、工業等周期板塊表現最佳;不過,在聯儲局開啟4次或更多「大幅降息」周期中,防禦性板塊更受青睞,且醫療保健、必需消費板塊的回報率中位數最高。

67%受訪者估美經濟「軟着陸」

美聯儲降息落地後,投資者普遍關心「美國經濟是否足夠堅韌,並支撐股市在創紀錄高位後繼續上行」。美銀最新「基金經理調研」顯示,67%的受訪者預期美國經濟將實現「軟着陸」,18%的受訪者預計「不着陸」,僅10%的受訪者相信「美國經濟將現衰退」。儘管樂觀情緒為美股提供支撐,但後續任何經濟數據的意外走弱均可能引發市場調整。富國銀行高級全球市場策略師Scott Wren警告,隨着美國經濟增長的放緩、關稅影響的逐漸顯現,以及不確定性的繼續存在,美股在漲至創紀錄水平後,或變得更動盪。

板塊布局方面,金倩婧指出,美國製造業投資正邊際改善,上季能源、原材料企業營收同比增速較一季度走弱,但工業企營收同比略有提升,「美製造業PMI與新訂單指標,通常與上游周期營收走勢高度一致,至少二季度美國製造業景氣度未見進一步惡化。」長期視角下,可選消費的固定成本與美國服務業CPI同比走勢有一致性,而必選消費的固定成本則和服務業CPI關係不大,美國服務業CPI持續降溫背景下,可選消費利潤率有繼續提升的空間。

算力與算法需求迎大增長

楊德龍表示,AI是第四次科技革命中最重要的技術應用,本月中谷歌公司市值升穿3萬億美元,以及甲骨文股價的暴漲,均印證AI算力需求的井噴式增長。他相信,美國科技股的持續上漲,折射了市場對第四次科技革命和AI革命的預期,短期算力建設雖存在過剩,但中長期隨着AI應用的拓展,算力與算法需求料迎來指數級增長。